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宁静美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传递出荷花超凡脱俗的气质。
前两句写赏荷的位置和感受:诗人在小亭旁的雕花栏杆处久坐,荷香沁人心脾,仿佛能穿透骨髓。这里用"透骨香"夸张地表现了荷香的浓郁持久。
中间四句用拟人手法把荷花写得活灵活现:荷叶像翠鸟羽毛轻拂梳妆镜(比喻平静的水面),又像举着绿扇的侍女簇拥着红衣美人(比喻荷花)。诗人说荷花不屑与春天百花争艳,却特别适合在水边展现它淡雅自在的美。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里没有车马喧嚣,荷花像一位远离尘世的王者,在清净之地独自绽放。通过对比世俗的"马迹车轮"与荷花的"净域",突出了荷花高洁的品格。
全诗用侍女、美人、花王等形象层层递进,把普通的荷花写得既高贵又亲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向往宁静生活的心境。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