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侍郎(芳躅)入大房山时刘编修(芳哲)养疴山中八首 其五 (癸丑)

解道刘伶善闭关,田衣竹杖此跻攀。
长安车马纷无数,谁肯高居六聘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刘芳躅一起进山探望养病的刘芳哲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表达了远离尘嚣、向往山林隐逸的情怀。

前两句"解道刘伶善闭关,田衣竹杖此跻攀"用典刘伶(西晋著名隐士)来比喻山中养病的刘芳哲,说他像刘伶一样善于闭门隐居。"田衣竹杖"描绘出朴素自然的山居生活,"跻攀"二字生动表现了爬山的情景。

后两句"长安车马纷无数,谁肯高居六聘山"形成强烈对比:繁华的长安城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又有谁愿意放弃名利,像刘芳哲这样隐居在六聘山呢?"谁肯"二字带着感慨,暗示大多数人沉迷世俗,难得清高。

全诗通过具体场景的对比,赞美了朋友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也含蓄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山林生活的宁静美好与世俗喧嚣的浮躁。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