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种平山堂杨柳

何人新种绿阴齐,六一堂高古竹西。
却笑隋堤千万树,近来无处着莺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旧交替的春日图景,语言清新自然,暗含深意。

前两句写眼前新景:不知是谁新栽的杨柳已长得整齐茂盛,绿荫如盖;六一堂(欧阳修故居)旁的古竹西亭依然矗立。这里用"新种"与"古"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流转中总有新生事物涌现。

后两句笔锋一转,调侃隋炀帝当年沿运河栽种的千万柳树:如今这些老柳树虽多,却连黄莺都不愿栖息了。诗人用"无处着莺啼"的生动画面,巧妙讽刺了劳民伤财的隋堤柳早已失去生机,反不如眼前新栽的几株杨柳充满活力。

全诗通过杨柳新旧对比,传递出深刻哲理:真正值得珍视的不是规模声势,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力。就像现在新栽的小树,反而比当年帝王的大工程更吸引莺鸟,更能带来春天的气息。这种以小见大、于平凡处见真章的写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