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生日德尹次二苏兄弟生日唱和诗为寿次答二首 其一

百年突过半,千虑鲜得一。
无闻世或疑,衰贱天所骘。
妄心虽渐退,始愿竟莫必。
钟鼓委盲聋,主宾炫名实。
穷为东野鸣,拙被南宫黜。
那将桑榆晚,坐待婚嫁毕。
人言庚寅降,赋命例不吉。
吉祥在止止,虚白生尔室。
结习顾未忘,时犹弄诗笔。
可传或有在,老境知几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五十岁生日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

首先,作者感叹人生已经过了一半,但自己却很少有真正值得骄傲的成就。他感到自己在社会上默默无闻,被人忽视,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被命运所眷顾。虽然他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野心,但最初的愿望似乎也未能实现。

接着,作者用“钟鼓委盲聋,主宾炫名实”来比喻世间的虚名和实利,暗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迷茫。他把自己比作“东野鸣”的穷苦人和“南宫黜”的拙笨人,表示自己虽然努力,却始终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功。

然后,作者提到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但他并不想就这样等待儿女婚嫁之后才安心。他认为人们常说庚寅年出生的人命运不吉,但他并不相信这种说法。相反,他觉得真正的吉祥在于内心的平静,只要心灵保持清净,生活中自然会有光明。

最后,作者承认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无法完全放下对诗词的热爱。他时不时还会写诗,觉得或许这些诗作能够流传下去。他意识到老年的时光有限,所以更加珍惜每一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既有对未实现理想的遗憾,也有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他通过诗歌来记录自己的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豁达态度。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