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铁厓《西湖竹枝

水仙祠前湖水深,岳王坟上有猿吟。
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沧波无处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几个富有历史感的场景,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前两句写静景:第一句"水仙祠前湖水深"中,幽深的湖水仿佛在诉说祠庙承载的古老传说;第二句"岳王坟上有猿吟"用猿猴的哀鸣衬托岳飞墓的肃穆,历史悲壮感扑面而来。

后两句转为动景:第三句"湖船女子唱歌去"突然注入生活气息,采莲女的歌声打破静谧;但末句"月落沧波无处寻"笔锋一转,用月光消散在波涛中的画面,暗示所有痕迹终将被时间抹平。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祠堂深水到英雄孤坟,从欢快渔歌到苍茫夜色,四种意象层层递进。最妙的是把"女子歌声"这种短暂的美好,与"月落波心"的永恒景象并置,让人自然感受到:无论是历史传奇还是平凡生活,最终都敌不过时间的洪流。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是用非常轻淡的笔触表现出来的,就像西湖水面的涟漪,浅浅的,却能让人的心跟着颤动。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