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次辰阳道中

春涨初添后,溪流溅杜蘅。
盘山怜马力,占雨辨禽声。
万里伏波地,三军挟纩情。
桃源去渐远,回首暮烟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行进途中的春日景象,以及将士们复杂的心情。

前四句写行军路上的自然风光:春水上涨,溪流冲刷着岸边的香草;山路盘旋,马匹疲惫前行;将士们观察飞鸟的行为,预判天气变化。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行军途中的艰辛与自然界的鲜活气息。

后四句转入抒情:来到汉代伏波将军征战过的旧地,三军将士却感受着截然不同的温暖("挟纩"指穿上棉衣的温暖)。最耐人寻味的是结尾——当军队渐渐远离桃源般的美好之地,回头望去,只见暮色中炊烟平铺,既暗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军人义无反顾的坚毅。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春日的生机与行军之苦,历史战场的肃杀与当下将士感受到的温暖,理想中的桃源与必须前行的使命。通过这些对比,诗人既展现了军人对和平的渴望,也歌颂了他们忠于职守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