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元旦后一日余仲老招饮于小竹斋,蔡华义、郑永松、郑文燮三君同在
重过西门坡外路。
老竹苍苍,劲节凝霜露。
日色初开江上雾,茶烟轻绕庭中树。
枝笔纵横天地去。
一笑临风,沧海曾飞渡。
翰墨终将青史补,豪情化作丹心谱。
老竹苍苍,劲节凝霜露。
日色初开江上雾,茶烟轻绕庭中树。
枝笔纵横天地去。
一笑临风,沧海曾飞渡。
翰墨终将青史补,豪情化作丹心谱。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元旦后和朋友聚会的情景,充满文人雅趣和豪迈情怀。
上片写景:
开头"重过西门坡外路"点明这是故地重游。老竹子虽然苍老,但竹节上凝结的霜露显得格外精神("劲节凝霜露"),这里用竹子比喻人的品格。后两句写景很生动:太阳刚出来驱散江雾,茶烟轻轻绕着院子里的树飘,画面清新雅致。
下片抒情:
"枝笔纵横天地去"写得特别有气势,说手中的笔能写尽天地万物。"一笑临风"展现洒脱之态,"沧海曾飞渡"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生阅历丰富。最后两句是主旨:要用笔墨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青史补"),把满腔豪情都倾注在作品里("丹心谱")。
全词特色:
1. 画面感强:江雾、茶烟、老竹等意象构成水墨画般的意境
2. 善用对比:苍老的外表(老竹)与坚韧的内在(劲节)形成反差
3. 由景入情:从眼前聚会自然过渡到人生抱负
4. 语言既有"茶烟绕树"的柔美,也有"笔纵天地"的豪放
这首词展现了传统文人的两大特点:既能享受品茶赏竹的闲适,又怀有以文章报国的志向,把日常生活写出了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