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写诗人在吟诗后涌起乡愁,突然意识到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逝去。"骚人"指诗人自己,"年华似水"是常见的比喻,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颔联"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两种不同心境:前半句写谢城花开时与友人分别的伤感,后半句写曾在萧寺听蝉鸣同游的快乐。"谢城"可能指某个具体地方,也可能泛指繁华都市。
颈联"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用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离别氛围:月亮从山后落下,松杉树影渐暗;深夜凉风吹来,枕席间已感受到秋意。这些景物都暗示着离别在即。
尾联"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直接抒发离别之情:明天就要分别,各自去向江南江北不同的方向,前路漫长未知。"分襟"指分别,"路悠悠"既写路途遥远,也暗含人生道路漫长的感慨。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当下的离别回忆到过去的同游,再联想到未来的漂泊,情感层层递进。诗人巧妙运用景物描写烘托情感,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珍重表达得含蓄而深刻。诗中"年华似水流"的感慨和"江南江北路悠悠"的怅惘,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让人感受到人生聚散无常的普遍情感。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