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在夸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文)特别有魅力,顺便吐槽了一下后来的隶书和草书太随便。
前两句说钟鼎文厉害在哪:
1. "象形指事最精微":这些字要么画成实物形状(比如"日"字画个太阳),要么用简单符号表示抽象概念(比如"上"字画一横加个短竖),设计得超级精巧。
2. "假借谐声见尚稀":虽然也有借用同音字或发音相近的字,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说明古人造字时很严谨。
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
3. "一字写成百凝注":写一个钟鼎文要反复推敲,像凝结了百般心思,每个笔画都有讲究。
4. "那如隶草任人挥":哪像后来的隶书和草书(汉代以后流行的字体),可以随便龙飞凤舞地写,少了那份郑重其事的感觉。
整首诗就像个文物爱好者在说:"你们看青铜器上的字多讲究啊!后来那些字写得跟鬼画符似的,还是老祖宗的东西有味道!"通过对比不同字体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字美学的欣赏。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