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铙歌鼓吹曲 其三 凯旋
兴临濠,都建康。
风云从,神龙翔。
川岳簸荡,乾坤低昂。
扫腥膻,正纪纲。
氓受垫,傒圣皇。
天与人归戡四方。
如日升天万物光(一解)。
战江汉,屠鲸鲵。
仗黄钺,秉白麾。
奋义威,专天机。
百辟趋,虎与罴。
太白冥,天狼隳。
摧彼鳞鬣流成漪,江汉平,万乘归(二解)。
诸爪牙,靖东吴。
剪两浙,瓯闽区。
刃弗剉衄全师徒。
踊跃欢呼,吾庙献俘。
幅员广,黔黎苏(三解)。
桓桓雄,伐山东。
狐鼠辈,竞潜踪。
陇右蜀西诸鞠凶,薙刈若断蓬。
烽火息,狼烟空(四解)。
遂北指赤狄,直抵幽燕境。
旂旐央央来,彼窜灭形影。
阳九值时数,中原弗遑静。
百年今复清,干戈气全屏。
广轮际天海,舆图属统领。
无思不臣服,万古镇悠永(五解)。
风云从,神龙翔。
川岳簸荡,乾坤低昂。
扫腥膻,正纪纲。
氓受垫,傒圣皇。
天与人归戡四方。
如日升天万物光(一解)。
战江汉,屠鲸鲵。
仗黄钺,秉白麾。
奋义威,专天机。
百辟趋,虎与罴。
太白冥,天狼隳。
摧彼鳞鬣流成漪,江汉平,万乘归(二解)。
诸爪牙,靖东吴。
剪两浙,瓯闽区。
刃弗剉衄全师徒。
踊跃欢呼,吾庙献俘。
幅员广,黔黎苏(三解)。
桓桓雄,伐山东。
狐鼠辈,竞潜踪。
陇右蜀西诸鞠凶,薙刈若断蓬。
烽火息,狼烟空(四解)。
遂北指赤狄,直抵幽燕境。
旂旐央央来,彼窜灭形影。
阳九值时数,中原弗遑静。
百年今复清,干戈气全屏。
广轮际天海,舆图属统领。
无思不臣服,万古镇悠永(五解)。
现代解析
这首《大明铙歌鼓吹曲 其三 凯旋》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战争胜利颂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分析:
1. 整体主题
诗歌歌颂了大明军队从开国到统一全国的辉煌战功,像一部浓缩的军事史诗。全诗五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战场:定都南京、平定长江、收复东南、攻克山东、北伐元朝,最终实现天下统一。
2. 语言特色
- 画面感强:用"风云从,神龙翔"形容军队如神龙腾空,"摧彼鳞鬣流成漪"描写敌人溃败如鱼鳞散落水中,画面生动。
- 比喻形象:把敌人比作"鲸鲵(大鱼)""狐鼠""断蓬(杂草)",凸显其不堪一击;用"如日升天"比喻胜利带来的光明。
- 节奏铿锵:三字句(如"战江汉,屠鲸鲵")和四字句交替,像战鼓般短促有力。
3. 核心精神
- 正义必胜:强调"扫腥膻(驱逐外族)""奋义威",突出战争的正义性。
- 民心所向:多次提到"氓受垫(百姓得庇护)""黔黎苏(民众解脱)",说明胜利符合民意。
- 天下一统:结尾"舆图属统领""万古镇悠永"表达了对长治久安的期待。
4. 历史背景
诗中暗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历程:"兴临濠"指朱元璋从安徽凤阳起兵,"遂北指赤狄"指北伐元朝(蒙古人尚赤),"百年今复清"呼应元朝统治百年后被推翻。
5. 艺术魅力
即使不了解具体历史,读者也能感受到:
- 英雄气概:通过"桓桓雄""虎与罴(猛兽)"等词汇塑造军队威武形象。
- 史诗感:从长江打到燕山,空间跨度宏大,展现开国气象。
- 情感升华:结尾从烽火狼烟转到"万古镇悠永",战争叙事最终升华为对和平的歌颂。
这首诗用战鼓般的节奏、刀剑般的文字,让读者仿佛亲历金戈铁马的年代,感受到华夏重光的热血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