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营次韵四首 其二

支倦聊飞檄,何才望奠坤。国怀纡白羽,乡思赴黄昏。

仗策驱哮虎,舒缨缚跳猿。于襄吾肯赋,六月契前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军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也有对家乡的思念。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首联"支倦聊飞檄,何才望奠坤"说的是诗人虽然疲惫但仍坚持写军令文书,自谦才能不足却肩负重任。"奠坤"指安定疆土,展现军人担当。

颔联"国怀纡白羽,乡思赴黄昏"用对比手法:白天手持白羽箭为国征战,黄昏时分却涌起思乡之情。"白羽"代指武器,"黄昏"暗示思乡时刻,一刚一柔形成反差。

颈联"仗策驱哮虎,舒缨缚跳猿"描写具体战斗场景:手持马鞭驱赶咆哮的老虎(比喻凶悍敌人),舒展帽带捆绑跳跃的猿猴(比喻狡猾的敌人)。用动物比喻展现战场凶险。

尾联"于襄吾肯赋,六月契前言"表明心迹:在军营中("于襄"指军营)愿意写诗明志,六月的约定(可能指从军誓言)始终不忘。显示军人既重武备也重文采的品格。

全诗通过"飞檄""白羽""哮虎"等军营意象,与"乡思""肯赋"等文人情怀交织,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白天英勇杀敌,夜晚思念家乡"的真实感,让读者看到古代军人刚强外表下的柔软内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