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八事 其六 春月

春色淡疏烟,夜月涵深静。山居无一事,缓步苍松岭。

所思不可见,所见徒耿耿。谁开大海容,忽吐高峰景。

已得惠风吹,岂受繁霜儆。疏林漏其辉,复上幽人领。

幽人意若何,独向飞轮请。夜光尔何德,死育须臾顷。

可怜人异月,一去难追省。每当春月和,长恨秋月冷。

安知长恨人,不是婵娟影。方春抱玉华,流照归人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夜山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遗憾。

开头几句写春夜的宁静:淡淡的春色中飘着稀疏的烟雾,月光洒在幽静的山间。诗人无事可做,漫步在长满苍松的山岭上。他思念的人无法相见,眼前的一切只能让他更加惆怅。

中间部分写景抒情:月光像大海一样广阔,又突然照亮高耸的山峰。温暖的春风吹拂,驱散了寒霜的威胁。稀疏的树林间漏下月光,洒在隐士的衣领上。隐士默默向月亮发问:月光啊,你有什么魔力,能让生命在瞬间绽放又消逝?诗人感叹人与月亮的不同——月亮可以循环往复,而人的生命一去不复返。

最后几句深化主题:诗人总是喜欢温暖的春月,却讨厌秋月的清冷。他忽然想到,或许那个同样对月长叹的人,就是月亮上的嫦娥吧?春天怀抱明月的光辉,将光芒洒向人间,而诗人却只能在这光影中独自徘徊。

全诗以月亮为线索,将春夜的美景与人生的感慨巧妙结合。诗人通过对月亮的发问,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春夜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