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描绘了一个超脱现实的奇妙景象,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禅意。
前两句"莲开陆地,海涌鳌山"就像突然打开的神奇万花筒:本该在水里的莲花开在旱地上,平静的大海突然托起巨龟背上的仙山。这两个违反常理的画面组合,让人瞬间跳出日常思维,进入一个颠倒梦幻的世界。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带出时间概念的模糊。最后"山林城市约同持"点明主旨:当人达到超然境界时,山林隐居和城市生活没有差别,出世与入世可以同时把握。就像陆地上的莲花和海中的山,看似矛盾的事物其实可以和谐共存。
全诗用28个字构建了一个打破常规的禅意空间,教会我们用超越对立的眼光看世界——不必刻意区分清净与喧嚣、修行与世俗,关键在保持内心的觉知与平衡。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寻找生活智慧很有启发。
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