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渭清侍读为予言滇南龙泉观水泉之奇赋此
昔游趵突泉,奇峰出波面。
如雪复如玉,喷薄珠常溅。
清济水性彊,洑流能隐见。
今复闻滇南,澄潭水为线。
日午涌清池,环匝如素练。
潭广不逾丈,紫鳞千万片。
中有小黑龙,目睛如掣电。
造物信耽奇,搏捖穷物变。
翰林奉简书,天南远乘传。
为予话风土,娓娓坐忘倦。
幽胜许旁搜,斯游足嘉羡。
如雪复如玉,喷薄珠常溅。
清济水性彊,洑流能隐见。
今复闻滇南,澄潭水为线。
日午涌清池,环匝如素练。
潭广不逾丈,紫鳞千万片。
中有小黑龙,目睛如掣电。
造物信耽奇,搏捖穷物变。
翰林奉简书,天南远乘传。
为予话风土,娓娓坐忘倦。
幽胜许旁搜,斯游足嘉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不同地方的泉水奇观,通过对比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前半部分写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泉水像雪山白玉一样喷涌而出,水珠飞溅,清澈的济水时隐时现,充满力量感。这里用"雪""玉""珠"等比喻,让人感受到泉水的纯净与活力。
后半部分转写云南龙泉观的水潭:正午时分,水面泛起细线般的波纹,环绕成白色绸带。虽然水潭不大,却能看到千万片紫色鱼鳞般的波光,还有传说中眼睛如闪电的小黑龙。通过"线""素练""鱼鳞"等意象,突出水潭的精致奇妙。
最后诗人通过朋友李渭清的讲述,表达对云南风光的向往。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将两处泉水写得活灵活现,既展现北方泉水的奔放,又刻画南方水潭的灵秀,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些自然奇观,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