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被贬官的游子思念母亲的心情,字里行间充满矛盾与温情。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去年秋天家人天天盼他回家,如今他成了被贬的官员,只能看着大雁南飞(暗示自己无法归家)。"逐臣"二字点明了他政治失意的处境。
中间四句情感最浓烈:
- 他既为时局艰难而愤慨("愤切时艰"),又庆幸皇帝最终理解了他的处境("情于天听")
- 最打动人的是对母亲的牵挂:自己年纪大了还没有孩子("凊温迟暮犹无子"),而年迈的母亲反而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力量("生死维持赖有亲")。这种"本该我赡养母亲,反而要母亲支撑我"的愧疚感特别真实。
结尾很有画面感:他像定格般站在云端远望("依云空伫立"),眼泪模糊中仿佛看见了家乡画溪的春色。这个镜头既美又心酸,把思念化成了可见的风景。
全诗妙在把政治挫折(被贬)和亲情思念自然融合,既有对时局的无奈,更有对母亲深厚的依恋。特别是"生死维持赖有亲"这句,道出了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无论多么失意,想到家中还有老母亲等着,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