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月夜

青霄如大湖,明月作莲孤。
魂魄千灵蛰,人天此界无。
不愁杯易尽,恍有鹤来呼。
把手琼楼上,洪厓认故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酒楼月夜下的奇幻遐想,充满浪漫的想象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前两句把夜空比作大湖,月亮像湖中一朵孤独的莲花,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这里用简单的比喻就把常见的夜景写出了新意。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独特感受:在这样神奇的月夜,仿佛所有生灵都安静下来,人间与天界的界限消失了。他不担心酒喝得快,因为恍惚间好像有仙鹤在召唤他。这些描写把微醺时飘飘欲仙的感觉写得十分生动。

最后两句是高潮:诗人想象自己拉着仙人的手登上琼楼,遇见了传说中的仙人洪厓,发现对方就是前世的自己。这个结尾出人意料,把整首诗从现实带入神话境界,表达了人对超越平凡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月夜饮酒,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一场与仙人相遇的奇幻之旅。语言清新自然却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诗歌中那种"酒逢知己""对月成三人"的独特情趣。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