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八首 其八 (甲戌)

楝花信后犹凝紫,梅子枝头尚未黄。
枉费祈晴丙丁帖,杀风雨至转颠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初夏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细节和情绪变化,传递出诗人对天气无常的无奈与烦躁。

前两句用两种植物勾勒出季节特征:楝树花已凋谢却残留紫色,梅子还没成熟仍是青色。这两个细节既点明时令(春末夏初),又暗示天气异常(本该成熟的季节却迟迟不见结果)。"犹"和"尚未"两个词透露出诗人等待天晴的焦灼。

后两句直抒胸臆:白白烧了祈晴的符咒(丙丁帖指道教祈晴法术),反而招来更狂暴的风雨。"枉费"与"转颠狂"形成强烈反差,把天气拟人化成一个故意作对的狂徒。这种带着幽默感的抱怨,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诗人的郁闷,又觉得这种天气下的狼狈颇为有趣。

全诗妙在将生活小事写得活灵活现,楝花、梅子这些寻常景物成为情绪载体,而"杀风雨"这种口语化表达更增添了真实感。我们仿佛看见一位古人对窗叹气,在连绵雨季中苦中作乐的样子,这种跨越时空的生活共鸣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