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张见阳太守以倪高士秋亭嘉树图见贻即用画上韵走笔答之
秋亭嘉树气苍凉,小幅摩挲向霁窗。
新寄云烟劳太守,旧分雅俗说吴邦(江南以有无倪画分雅俗)。
哦诗读画堪终日,望远临风怅隔江。
珍重箧中模本在,萧疏手韵也无双(见阳曾以抚本赠余)。
新寄云烟劳太守,旧分雅俗说吴邦(江南以有无倪画分雅俗)。
哦诗读画堪终日,望远临风怅隔江。
珍重箧中模本在,萧疏手韵也无双(见阳曾以抚本赠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亭台与树木的苍凉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画的珍视与感慨。
前两句写画中景:秋日亭台与挺拔的树木透出萧瑟气息,诗人在雨后晴窗前反复欣赏这幅小画。"摩挲"二字生动展现了他爱不释手的样子。
中间四句转入人情:友人(张太守)特意寄来这幅云烟缭绕的画作,让诗人想起江南地区用倪瓒(元代画家)作品来区分雅士俗人的旧俗。诗人整天沉醉于读画吟诗,但望着远方江水,又因与友人分隔两地而惆怅。这里"隔江"不仅是地理距离,也暗含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聚焦画作本身:诗人特别珍重友人之前赠送的临摹本,称赞其笔法疏朗独特,世间难寻。"萧疏手韵"既指画风,也暗含对友人才情的赞赏。
全诗以画为媒,将秋景的苍凉、友情的珍贵、艺术的雅趣融为一体,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艺会友的雅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