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沧浪亭在铁公祠旁与学署近隔一湖其后轩元题为水木明瑟用水经注语也夏秋间每泛舟过之茶灶书床流连竟日较之春秋行迹颇分劳逸(甲寅)

小港西轩外,扁舟北渚涯。
百弓开柳岸,六柱泛芦𥱼。
独往常无约,高情或有侪。
李公休皂盖,杜子屡青鞋。
桥彴围栽苇,亭门窄缚柴。
轩窗商启闭,几席合安排。
煮茗然双鼎,摊书占一斋。
写碑金石录,题字水松牌。
槛曲看盘鹤,墙阴认篆蜗。
旧诗犹在竹,午梦间依槐。
起对山鬟拥,閒临天镜揩。
岚光遥接案,波影上平阶。
岩屋小于匣,池鱼细似钗。
濠梁多古意,泉石湛秋怀。
拄笏西风爽,搴帘夕照佳。
新凉流玉宇,暮色动银淮。
月露收园钥,轮蹄忆箭靫。
江湖浪游迹,襟抱未全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小沧浪亭附近泛舟游玩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以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分析:

1. 场景如画
诗开头就像打开一幅水墨画:小船停靠湖边,柳树成荫,芦苇丛中六柱小船轻轻摇晃。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的湖光山色。

2. 自由随性
诗人说"独往常无约",想来就来,无需约定。他像古代隐士李杜一样,穿着便鞋随意走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3. 生活细节
诗中描写了很多生动细节:竹桥上绑着芦苇,亭子柴门窄小;煮茶时双鼎生火,摊开书本占满书桌;栏杆边看鹤漫步,墙角观察蜗牛爬痕。这些日常片段充满生活气息。

4. 时光流转
从白天到夜晚,时间自然过渡:午后在槐树下小憩,傍晚看夕阳染红水面,夜幕降临时收好园门。月光露水中,回忆江湖漂泊的往事。

5. 文人情怀
虽然描写的是闲适生活,但透过"写碑金石录""题字水松牌"等细节,能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最后"襟抱未全乖"表明,这种生活让他保持了纯真的本心。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泛舟品茶、观鱼赏月的闲适与满足。诗人通过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传递出对自然生活的真挚热爱。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