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四位历史名人来比喻张之洞的一生功绩和品格,语言凝练但内涵丰富。
上联"杜佑通才韩相业":
杜佑是唐代著名学者,编撰过百科全书式的《通典》,这里夸赞张之洞像杜佑一样学识渊博、贯通古今。"韩相业"指唐代名相韩愈,既是大文学家又是治国能臣,比喻张之洞既是学问家又是实干家,在教育和实业建设(如汉阳铁厂)上都有建树。
下联"武侯心事定公年":
"武侯"是诸葛亮,称赞张之洞像诸葛亮一样忠心为国、鞠躬尽瘁。"定公"指宋代名臣范仲淹,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与张之洞推动洋务运动、力主改革的担当精神相呼应。"年"字暗指张之洞高龄仍心系国事,72岁高龄还在为清廷操劳。
全联通过历史人物的类比,既展现了张之洞作为学者型官员的复合才能(学问+政绩),又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政治品格。这种用典手法既避免了直接吹捧,又让熟悉历史的读者能心领神会,是传统挽联的经典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