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湖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意境。
前两句"何事何年敞此门,望中白浪涌山根"像是作者站在彭蠡门前的自问自答。他望着眼前白浪拍打山脚的景象,不禁思考:这座门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而开的?这种疑问让画面顿时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这扇门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
后两句"不知阳鸟攸居处,日落风高万橹奔"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作者看着太阳西沉、狂风大作时,不知候鸟飞往何处栖息,只见江面上无数船桨在风浪中奋力划动。这里用"阳鸟"(候鸟)和"万橹"形成对比,一边是自然的迁徙,一边是人类的拼搏,在落日余晖中构成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疑问开篇,让读者自然代入思考
2. "白浪涌山根"的描写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意味
3. 最后将飞鸟与船只并置,展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永恒主题
4. 通篇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景象的铺陈,让读者感受到对时间、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种写法就像是用文字拍电影,先给一个历史遗迹的特写,然后镜头拉远展现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最后用动态的日落场景收尾,让读者在画面中自己体会其中深意。
钱闻诗
成都人,字子言。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工诗。有《庐山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