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讲僧

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向用时空。
难将语默呈师也,只在寻常语默中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禅宗修行的道理,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揭示深刻的悟道智慧。

前两句"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向用时空"是说:人不必刻意追求按顺序参透地水火风(佛教认为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也只需在日常生活里自然运用。作者反对刻意打坐苦修,主张修行就在穿衣吃饭的平凡瞬间。

后两句"难将语默呈师也,只在寻常语默中"更有趣:弟子想用说话或沉默向师父展示悟境,但真正的禅机其实就藏在最普通的言谈举止里。就像我们总想寻找"特别时刻",却忽略了真理就在喝水、扫地这样的日常中。

全诗像个小哑谜,用"说话与沉默"这个具体场景,告诉我们:禅不是玄妙难懂的东西,它就流淌在生活的溪流里。最深的道理往往穿着最朴素的外衣,关键是要有一颗觉察的心。这种"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正是中国禅宗最打动人的智慧。

朱炎

朱炎,真宗朝人,曾为节度判官(《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