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悯蝗
春畴慎农事,徵诗奏葭茁。
旷鳏古所戒,荏苒历初吉。
亦欲希陶令,公田每种秫。
瘠土与愿违,耕凿未遑悉。
十年九报俭,下车询苦疾。
太息道州咏,守官听诃黜。
豳之惊螽斯,唐之戒蟋蟀。
牧圉岂苟然,肩负求良匹。
今岁愆雨泽,恒廑幽盩厔。
金气乍司令,狂飙肆漻溧。
如将百万兵,其势何奔轶。
肃肃介而羽,祲氛障赤日。
钲鼓动地鸣,甲光夺镰铚。
逃雨将焉之,藏奸莫殚诘。
头目挟金距,胁从互相率。
千家野哭声,妇子魄骤失。
哀哉此孑遗,俄顷困藿蒺。
末繇借炎火,安冀歌墉栉。
天网不可张,刑法无乃密。
外灾宋亦书,奇沴烦史笔。
逆则召戈鋋,凶乃甘镬锧。
愿将剖腹藏,靡能嗔目叱。
嗟嗟蜑人乡,窦圭而门荜。
旱魃助孽虫,赋税安自出。
陇荒京兆阡,舂乏侍御七。
暴风经灌坛,江水起湓溢。
蟊贼自天降,其敢忘国恤。
民方艰一饱,靡膂念芬飶。
大军兆凶年,疮痍声唧唧。
投界吁有昊,下土望阴骘。
惊心彻四郊,僇力追窜逸。
倘留寒谷黍,何啻吹暖律。
蚕食馀几何,所冀沸再楖。
一茎亦血膏,片饷残递驲。
露坐公沙躬,星驻何厂术。
两者均失据,拊膺徒陨慄。
牟密与西阳,禳感功则一。
善言荧惑退,盛事闻吞蛭。
安得流民图,少苏百里室。
填剜血已枯,臣罪惭委质。
旷鳏古所戒,荏苒历初吉。
亦欲希陶令,公田每种秫。
瘠土与愿违,耕凿未遑悉。
十年九报俭,下车询苦疾。
太息道州咏,守官听诃黜。
豳之惊螽斯,唐之戒蟋蟀。
牧圉岂苟然,肩负求良匹。
今岁愆雨泽,恒廑幽盩厔。
金气乍司令,狂飙肆漻溧。
如将百万兵,其势何奔轶。
肃肃介而羽,祲氛障赤日。
钲鼓动地鸣,甲光夺镰铚。
逃雨将焉之,藏奸莫殚诘。
头目挟金距,胁从互相率。
千家野哭声,妇子魄骤失。
哀哉此孑遗,俄顷困藿蒺。
末繇借炎火,安冀歌墉栉。
天网不可张,刑法无乃密。
外灾宋亦书,奇沴烦史笔。
逆则召戈鋋,凶乃甘镬锧。
愿将剖腹藏,靡能嗔目叱。
嗟嗟蜑人乡,窦圭而门荜。
旱魃助孽虫,赋税安自出。
陇荒京兆阡,舂乏侍御七。
暴风经灌坛,江水起湓溢。
蟊贼自天降,其敢忘国恤。
民方艰一饱,靡膂念芬飶。
大军兆凶年,疮痍声唧唧。
投界吁有昊,下土望阴骘。
惊心彻四郊,僇力追窜逸。
倘留寒谷黍,何啻吹暖律。
蚕食馀几何,所冀沸再楖。
一茎亦血膏,片饷残递驲。
露坐公沙躬,星驻何厂术。
两者均失据,拊膺徒陨慄。
牟密与西阳,禳感功则一。
善言荧惑退,盛事闻吞蛭。
安得流民图,少苏百里室。
填剜血已枯,臣罪惭委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蝗灾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暗含对统治者无能和社会不公的批判。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灾前铺垫(前16句)
诗人先描写农民春耕的艰辛("春畴慎农事"),用陶渊明种高粱的典故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十年九荒的惨状("十年九报俭")为蝗灾爆发埋下伏笔,引用《诗经》中蝗虫的典故("豳之惊螽斯")暗示灾难将至。
2. 蝗灾肆虐("今岁愆雨泽"至"赋税安自出")
用震撼的战争比喻描写蝗群:像百万大军("如将百万兵")般遮天蔽日,蝗虫翅膀如铠甲反光("甲光夺镰铚")。灾民惨状令人心碎:妇女儿童失魂落魄("妇子魄骤失"),百姓像被荆棘围困("困藿蒺")。诗人尖锐指出:天灾背后是人祸,官府征税不顾民生("赋税安自出")。
3. 反思呼吁(剩余部分)
诗人痛心质问: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民方艰一饱"),官府却只知镇压("惊心彻四郊")。最后用"流民图"典故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字字血泪("填剜血已枯"),表明自己为民请命的立场。
艺术特色:
- 比喻惊人:把蝗群比作军队,蝗翅反光如兵器
- 画面感强:野哭声、逃难妇孺等场景历历在目
- 双重批判:既写天灾更暗讽人祸,揭示"蝗灾实乃人灾"的深层主题
全诗通过蝗灾揭露了封建社会"苛政猛于蝗"的残酷现实,展现了诗人杜甫式的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