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

朝元去,深殿扣瑶钟。天近月明黄道冷,参回斗转碧霄空。身在九光中。
风露下,环佩响丁东。玉案烧香萦翠凤,松坛移影动苍龙。归路海霞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道教宫观清晨举行仪式的神秘画卷,充满仙气与色彩感。

上片写拂晓时分的宫观景象:
1. "朝元去"开篇点明这是清晨的祭祀活动,道人敲响玉钟的声音在深殿回荡。
2. "天近月明"两句用天象变化展现时间流逝——月亮西沉天将破晓,星辰运转,天空渐渐明亮。
3. "九光中"既指晨光也暗喻道教的神圣光芒,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下片转写仪式细节与归途:
1. "风露下"突然把镜头拉到地面,道人佩玉在晨风中叮当作响,这个声音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
2. "玉案""松坛"两个特写:香炉青烟如凤凰盘旋,松树影动似苍龙游走,把普通物件写得充满灵性。
3. 结尾"海霞红"最妙,仪式结束已是朝霞满天,这个暖色收尾与开头的清冷形成对比,暗示修行者获得精神升华。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星空到香案,从钟声到佩响,最后定格在满天红霞。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光影、声音的细腻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宗教场所特有的庄严与美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天人合一"的意境——人在仪式中仿佛与星辰、香雾、松影融为一体。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