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挽词 其二

留滞周南十五年,成书奏牍过三千。
东山方起为霖雨,大厦俄倾叹逝川。
密有忠言如药石,别加优礼赐貂蝉。
两宫痛悼⑴皆临奠,祗为皋夔志未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司马温的人物的悼念之作。司马温是一个在周南地区停留了十五年的人,他勤奋著书,上奏的公文超过三千篇,可见他非常努力和尽责。他的才华和贡献就像东山上的云雨,滋润大地,但在关键时刻,他却像一座大厦突然倒塌,令人遗憾。

诗中提到,司马温的忠言像药石一样珍贵,能够治愈国家的弊病。他去世后,皇帝特别优待他,赐予他貂蝉(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象征),并亲临悼念,表达了深切的哀痛。两宫(可能指皇帝和皇后)都亲临他的葬礼,可见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诗人感叹司马温的志向未能完全实现,就像古代的贤臣皋陶和夔一样,他们的智慧和理想未能完全展现。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司马温的敬仰和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