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瑞安

我家古乐成,老未识安固。
偶把清源麾,首问南塘路。
解维日已晏,入境天欲莫。
张子自陶山(自注:子猷。),扁舟惠然顾。
沈君壮年别(自注:敦谟。),相见发垂素。
访旧多不存,来观莫知数。
平原二十人,邂逅喜相遇。
谓我宜少留,欲敕不腆具。
我驱不敢疾,曲为一宵住。
临江有高阁,登览可以赋。
澜同孟子观,目作少陵注。
灯火照鱼龙,谈笑惊鸥鹭。
衔杯乡意浓,窃食君恩误。
晨起酒未醒,潮来报催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过瑞安》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记录了他途经瑞安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平实,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虽然家在古乐成(今浙江乐清),但一直没去过附近的安固(瑞安古称)。这次偶然有机会路过,便迫不及待地打听南塘的路。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故乡周边的好奇和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述到达瑞安时的情景:天色已晚,解下船缆准备休息。这时,老朋友张子猷从陶山乘船来看望他,另一位老友沈敦谟也出现了——当年分别时还是壮年,如今再见已是白发苍苍。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老友重逢的温馨与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特别提到"平原二十人",指当地热情的人们挽留诗人,虽然招待简单但情意真挚。诗人被这份淳朴感动,决定多住一晚。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乡村邻里间质朴的人情味。

最精彩的场景在临江高阁:诗人登楼远眺,灯火映照江面,谈笑声惊起鸥鹭。他用"孟子观澜"(比喻静观深思)和"杜甫注诗"(比喻细致观察)的典故,形容自己认真欣赏故乡风物的心境。最后借着酒意,诗人既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又自嘲贪恋美食耽误了行程,幽默中带着温情。

全诗像一篇简短的旅行日记,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问路""遇友""留宿""观景"这些生活片段,把乡情、友情和自然美景融合得浑然天成。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平凡日子里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