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恬淡的田园小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生活中的诗意。
前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稀疏的藤蔓像仙鹤羽毛般轻盈,悄悄爬过矮墙;浅浅的池塘泛着微微红光(可能是晚霞或花影),斜斜的屋檐上绿意还未完全铺满。这些画面充满动态感,"戢影"(收敛身影)和"未齐"的用词尤其精妙,让静物也有了生命感。
后四句转入诗人的心境。他仰望天空静静发呆,在简陋居所中修养身心。最动人的是结尾:屏风后偶然传来琴声,诗人转身拨亮灯火,看见窗外新生的嫩芽——这个"回灯看嫩荑"的细节,把偶然获得的惊喜写得格外清新。全诗没有宏大主题,但通过藤蔓、池塘、琴声、嫩芽这些寻常事物,传递出发现生活小确幸的愉悦。语言干净利落,像水墨画般留白得当,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突然发现美好的心动。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