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在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豁达开阔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洞烟溪月晚来村,白酒青鱼旋捭豚"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乡村傍晚的美景:山洞里飘着炊烟,溪水映着月光,村民正在准备简单的晚餐。白酒、青鱼和现杀的猪肉,都是最朴实的农家食物,却透露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纳纳乾坤元许阔,何须头上自安盆"是点睛之笔。诗人说天地本来就这么广阔("纳纳"形容广阔),我们何必非要像戴盆观天那样局限自己的视野呢?这里用"头上安盆"这个生动的比喻,讽刺那些自我设限、眼界狭窄的人。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通过描写简朴自然的乡村生活,倡导一种开阔豁达的处世哲学。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需要太多物质享受,重要的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与自由。就像诗中的村民一样,有清风明月、粗茶淡饭就足够了,不必给自己套上各种精神枷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