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夕携家踏雪径玩月听水

皓皓月流天,离离月含雪。
寒光写混茫,雪月初无别。
陂磴出人影,秃枝迎突兀。
荒区象纬迷,列屋鸣吠绝。
笼烟蹲众岫,倒景金银阙。
向背传瀑音,交响愈呜咽。
桥头飞雷霆,怒坼乱石裂。
阻坁潴澄潭,绮纹俯可掇。
遗此太古境,精魂有超越。
松林穿玲珑,彩翠互明灭。
稚子跃且呼,夜气破凝结。
指就灯火窗,摹记肝肺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夜晚带着家人踏雪赏月的画面,充满了自然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诗的开头,作者用“皓皓月流天,离离月含雪”来形容月光皎洁,照耀着天空,仿佛月光中带着雪花,给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感觉。接下来的“寒光写混茫,雪月初无别”进一步强调月光和雪光的交织,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月光,哪里是雪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接着,诗中出现了人影和秃枝,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荒凉。作者用“荒区象纬迷,列屋鸣吠绝”来形容这片荒凉的地方,连房屋里的狗叫声都消失了,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宁静感。

然后,作者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写:“笼烟蹲众岫,倒景金银阙。”远处的山峦被烟雾笼罩,水中的倒影像金银宫殿一样美丽。瀑布的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呜咽。桥头的瀑布声音如雷霆般震撼,甚至让乱石都裂开了,展现了自然的磅礴力量。

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遗此太古境,精魂有超越。”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心灵得到了升华。松林中的光影交错,彩色的光芒忽明忽暗,增添了神秘感。

诗的最后,作者描述了家人的反应:“稚子跃且呼,夜气破凝结。”孩子们兴奋地跳跃呼喊,打破了夜晚的沉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最后,作者在灯火的映照下,内心充满热情,记录下这一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雪景与月光交织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有宁静的意境,又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