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美景,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很强。
开头两句"曈曈初日上天东,一片秋光照耀同"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整个秋天都沐浴在这片光明之中。这里用"曈曈"形容初升的太阳,给人一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感觉。
后两句"好是万株红叶满,已经霜后未经风"特别精彩。诗人看到漫山遍野的红叶,这些树叶已经经历了秋霜的洗礼,但还没有被秋风吹落。这里"已经霜后未经风"六个字,既写出了红叶最灿烂的时刻,又暗示着美景即将逝去的淡淡忧伤。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抓住了秋天最美的瞬间——霜后的红叶
2. 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绚丽的画面
3. 在美景中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4. 通过"未经风"的细节,让读者联想到美景的短暂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