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参议(光旭)督储江北兼讯龚方伯(佳育)金司臬(镇)田学使(雯)(辛酉)

春盘细菜散觥筹,暇许招寻醉肯留。
迟日最难花下别,轻尘恰向雨馀收。
熟知官阁三山近,预想灯船五月游。
骖竹黄童应笑语,石城岳牧总风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饯别的场景,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饯行宴上的热闹:春盘里摆着精致的菜肴,大家举杯畅饮,趁着闲暇相聚,醉意中更显情谊深厚。"醉肯留"三字特别生动,既写酒宴尽兴,又暗含对友人的挽留之情。

三四句转向离别时的氛围:春日迟迟,最舍不得在花下分别;雨后尘土不扬,正好衬托出离别的清爽与淡淡忧伤。这里用"迟日"和"雨馀"两个意象,把春日离别写得既温柔又惆怅。

五六句是诗人对友人赴任后的想象:你到任的官署靠近三山(可能指南京附近的山),想必五月就能欣赏到灯火辉煌的游船盛景了。这是用江南风物安慰友人,暗示虽要分别,但前方自有美景可期。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想象当地的小童(黄童)看到新官员的车驾(骖竹指车马)会欢笑议论,而南京城的官员们(石城岳牧)个个都是风雅之士。用百姓和同僚的反应,既夸赞友人受人欢迎,又点明赴任之地人杰地灵。

全诗妙在把一场官场送别写得像老友话家常,有酒宴的热闹、花下的不舍、对未来的期待,甚至还有幽默的想象,让人感受到真挚的友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