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其十

君心与物为春久,唤得春风破腊回。
天近自应通信息,梅花不用犯寒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核心是赞美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君心"(可能指君王或春天本身)像春风一样温暖万物,连寒冬都能被感化。这里把抽象的情感比作有温度的春风,让人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后两句构思巧妙:既然天意与人心相通("天近自应通信息"),梅花就不必再冒着严寒提前报春了。这既表现了春天来得自然顺畅,又暗含对梅花不畏严寒品格的肯定——虽然现在不需要它报春了,但它的精神依然可贵。

全诗用春风、梅花等典型意象,把"温暖驱散严寒"这个道理写得生动有趣。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乐观向上的情绪,仿佛在说:只要心怀温暖,再冷的冬天也终将过去。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正是诗歌跨越时空依然能引起共鸣的原因。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