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
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空巷逐朱幡,步春风、香河七里。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试问汉江边,有解珮、行云旧事。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试问汉江边,有解珮、行云旧事。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人生感慨,读来既有画面感又耐人寻味。
上片像放电影一样带我们走进节日现场:城门外车马如流水,空巷里人们追逐着红色旗幡,春风中沿着飘香的河岸漫步。盛装打扮的女子们参加"摸石求子"的民俗活动,她们穿过薄雾、走过小桥,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摇曳——这些动态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宋代热闹的"天穿节"庆典。
下片转而抒发感慨。用"秦头楚尾"点明襄阳的地理位置,说这里是千古风流之地。借用郑交甫汉江遇神女"解珮相赠"的典故,暗示美好却易逝的缘分。最妙的是结尾"主人是客"的感悟:人生如寄,连主人都成了过客,不如趁着元宵灯会、花开时节及时行乐。最后"遥忆年年醉"又透露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给热闹的节日描写添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全词就像一幅生动的风俗画,既有"摸石道宜男"这样接地气的民俗记录,又有"解珮行云"的浪漫想象,最后落在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上,展现了宋代文人既享受世俗欢乐又保持哲学思考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