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南溪入鹳浦生雨即赋南溪家园书带草堂

吾家先宫詹,湖上集群公。
峨峨施都督,裘带泰芳踪。
将军不好武,雅歌酬诗筒。
书法犹入神,滇海红云红。
佳节殉亳社,良不负阿翁。
可怜故里第,书画随飘蓬。
犹馀残竹林,髣髴溯清风。
所幸佳宅相,尚贮墨妙浓。
阶前老书带,葱翠一百弓。
于今已三世,春秋享祀丰。
吁嗟此书带,故国遗臣封。
莫视作小草,行与乔木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书带草堂"为线索,通过家族记忆串联起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怀。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回忆先祖荣光。诗人先写自家祖辈(宫詹)曾在湖畔与名流雅集,特别提到一位姓施的都督将军。这位将军不爱武事却爱诗文,书法造诣极高,曾在云南建功立业(滇海红云暗指云南边陲)。后来在亳社(可能指某个重要地点)殉节而死,没有辱没先人名声。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家族衰落现状。曾经珍藏的书画都已散失,只剩残存的竹林还能让人追忆往昔风雅。值得庆幸的是,宅院里还保留着珍贵的墨宝,台阶前的书带草(一种常种在文人庭院中的植物)依然茂盛,延续着家族祭祀传统。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升华主题。诗人特别强调这些看似普通的书带草,其实是前朝遗臣(暗指忠于明朝的祖先)留下的精神印记。他提醒后人不要小看这些草,它们和参天大树一样,承载着家族的气节与传统。

全诗通过书带草这个意象,巧妙地将家族历史、文人风骨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那些看似平凡的草木庭院,其实都镌刻着不平凡的历史记忆。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家族故事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