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又此中秋百恨生,频年骨肉尚飘零。
独援北斗酌明月,閒看银河感客星。
极目关河归白昼,满怀风露立青冥。
眼前咫尺清虚府,未许乘鸾叩玉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夜的情感与思绪。

首先,诗人说“又此中秋百恨生”,意思是又一次到了中秋节,心中却充满了遗憾和思念。这里“百恨”并不是真的有一百种恨,而是表达了很多复杂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思念远方的亲人,或者感慨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

接着,诗人提到“频年骨肉尚飘零”,意思是多年来,亲人们依然分散在各地,无法团聚。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渴望和对分离的无奈。

“独援北斗酌明月”这句很有画面感,诗人独自一人,举起北斗星,仿佛在用它的光芒来“酌”月亮。这里的“酌”是喝酒的意思,诗人似乎在借酒消愁,独自赏月。

“閒看银河感客星”则是诗人仰望银河,感叹自己像一颗“客星”,漂泊在异乡。这句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感觉。

“极目关河归白昼”是说诗人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片广阔的山河,仿佛回到了白天。这句可能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或者是对过去的回忆。

“满怀风露立青冥”则是诗人站在夜空下,满心都是风露的寒意,独自面对苍茫的夜空。这句表现了他的孤寂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眼前咫尺清虚府,未许乘鸾叩玉扃”是说,虽然仙境的“清虚府”近在咫尺,但诗人却不能乘着仙鸾去叩开那扇玉门。这里的“清虚府”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乘鸾”则是指通往那个世界的途径。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现实却让他无法触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漂泊在外、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和孤独。诗中的画面感很强,情感也真挚动人,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