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三 为白孟新仲调母夫人寿
囗囗白下,叹何人、不识白家兄弟。长者贤良方就辟,仲学孝廉相继。
有母年高,北堂娱养,萱树长芬斐。及时捧檄,如君孝弟能几。
幸遇八十华辰,称觞远近,各具登堂礼。曾读前朝党锢传,二白齐名杜李。
滂母贤哉,从容告诫,籍籍盈人耳。风流无恙,百年今且伊始。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给一位姓白的母亲祝寿的作品,用朴实温暖的语言赞美了这个家庭的优良家风。
上阕开篇用"白下"(南京古称)点明地点,说当地没人不知道白家两兄弟的贤德。哥哥因为品德好被举荐做官,弟弟也考取了功名。他们有位年迈的母亲,兄弟俩尽心奉养,让母亲像萱草(象征母亲的植物)一样安乐生活。作者感叹:像这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现在实在太少了。
下阕描写寿宴盛况:母亲八十大寿这天,远近亲友都来祝寿。接着用历史典故作比——把白家兄弟比作东汉著名的贤士杜密和李膺,把白母比作东汉范滂的贤母(范滂因正直被害,其母深明大义支持儿子)。最后祝愿这个家风流传承的美好家庭,从今日开启新的百年兴旺。
全词亮点在于:
1. 通过"兄弟双贤"侧面烘托母亲教子有方
2. 用"萱草"比喻母爱,用"捧檄"(接到做官文书)体现孝道
3. 历史典故的运用不显晦涩,反而让祝福更有厚重感
4. 结尾"百年伊始"的祝福既大气又温馨,跳出了普通祝寿词的俗套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