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自古诗人例怨穷,不知穷正街诗工。
先生吟苦身尤蹇,恰似霜阶诉候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探讨了诗人与贫穷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贫穷对诗歌创作的深刻影响。

首先,诗的开头指出,自古以来,诗人似乎总是与贫穷相伴,仿佛贫穷是诗人的宿命。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贫穷恰恰是诗歌创作的催化剂。诗人认为,正是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力量。

接着,诗人以“先生吟苦身尤蹇”来形容诗人自身的境遇。这里的“吟苦”指的是诗人创作时的艰辛,而“身尤蹇”则强调了诗人生活中的困顿和不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贫穷中坚持创作的画面。

最后,诗人用“恰似霜阶诉候虫”来比喻诗人在贫穷中的创作状态。霜阶上的候虫,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鸣叫,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探讨贫穷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赞美了诗人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的精神。它告诉我们,贫穷虽然带来了生活的艰辛,但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力量。这种对贫穷的独特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