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翔向)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閒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
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王著作要去西京寿安当官,诗人给他送行时写下的赠别之作。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种情感:

1. 职场新人的忐忑
前四句像在给朋友做入职指南:你马上要去当县官了,得去拜见上级(大尹)。空闲时可以探访当地历史遗迹,把衙门(古槐厅)打扫干净。这里用"閒寻""净扫"两个动作,既交代工作内容,又暗示朋友要保持谦逊勤恳的态度。

2. 不忘初心的提醒
五六句用了两个典故:周朝官员吃公粮(周粟)、屈原怀念故国(楚萍),实际在委婉提醒朋友:虽然端上了新饭碗,但别忘记自己从哪来,要保持本心。就像现在人说"别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3. 睹物思人的约定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以后你看到那些花草树木,就会想起我曾经常在那里散步。这是把共同的回忆变成密码,让寻常景物成为友情的见证。就像现在朋友间说"看到某家奶茶店就会想起你"。

全诗妙在把大道理藏在生活细节里:用打扫办公室说廉洁,用吃饭问题说操守,用看花木说友情。没有一句空泛说教,却把为官之道和朋友情谊都点透了。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