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出处不离学问,存旧果,证新因,共喻苦衷,江海茫茫资砥柱;
经纶尽属老成,弥内忧,息外患,枯残热血,日星炳炳耀忠魂。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通过两句话总结了张之洞的一生功绩和精神品格。

上联说他是个学问扎实的实干家。用"出处不离学问"说他做官做事都靠真才实学,"存旧果,证新因"指他既保留传统文化精华(比如支持国学),又推动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后两句用"江海砥柱"比喻他在动荡时局中像中流砥柱一样支撑国家。

下联重点讲他的治国才能。"老成"是说经验丰富,既能处理国内危机(如太平天国运动后重建),又能应对列强侵略(如推动洋务运动)。最后用"枯残热血"这个悲壮的意象,说他耗尽心血为国尽忠,死后精神像日月星辰一样永远闪耀。

全联最打动人的是两组对比:既守旧又创新,既文采斐然又实干救国。用"江海砥柱"和"日星炳炳"这样宏大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逝者既是脚踏实地的能臣,又是光照千古的伟人。语言对仗工整但意思直白,就算不了解历史背景,也能感受到对联中沉甸甸的敬意和深深的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