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谒羊侯祠

晋代传遗爱,羊祠独至今。
岘山南郭上,千古一登临。
未下看碑泪,犹怀仰止心。
汤汤德泽在,日暮汉江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上岘山,参拜羊祜祠堂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德行的赞美。

首联"晋代传遗爱,羊祠独至今"直接点明主题:羊祜(西晋名将)在晋代留下的仁爱精神,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他的祠堂也得以保存至今。这两句既交代了历史背景,又暗示了羊祜精神的永恒价值。

中间两联写登临所见所感。"岘山南郭上"点明祠堂位置,"千古一登临"则把眼前的景象拉长到历史长河中,让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厚重感。"未下看碑泪,犹怀仰止心"是心理描写,作者说自己还没看到碑文就已经感动落泪,内心充满敬仰之情。这两句生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

尾联"汤汤德泽在,日暮汉江深"最为精彩。前句用"汤汤"(水势浩大)形容羊祜的德泽之深远,后句以日暮时分的汉江作结,既写实景,又暗喻羊祜的德行如江水般深广永恒。这个结尾把抽象的道德力量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崇高之美。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登临写得如此深情。作者通过"看碑落泪"这样的细节,让我们看到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感染力;又通过"汉江日暮"的景物描写,把这种精神力量与自然永恒之美联系起来。这种将个人情感、历史追思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