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傲霜开放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温暖回忆。
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菊花与众不同的品格——当其他花朵都已凋零时,唯有篱笆边的菊花仍在绽放。这里用"晚犹开"三个字,既点明时令已深,又暗含对菊花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中间四句像一组生活镜头:诗人细心用竹篱保护菊叶,为保存花香特意修剪杂草,在寒冷时节意外看到菊花绽放时的惊喜,以及带着酒来拜访的老朋友。这些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把赏菊这件雅事写得亲切自然。特别是"载酒故人来"一句,用朋友携酒来访的细节,传递出温暖的友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突然想起那位爱菊的陶渊明(东篱叟),于是像他一样放声高歌、举杯畅饮。这里用历史典故不着痕迹地把自己赏菊、会友的快乐与古代高士联系起来,使简单的饮酒场面顿时有了文化深度。
全诗妙在将三种美好融为一体:菊花凌寒不凋的自然之美,朋友雪中送炭的人情之美,以及效仿古人的风雅之美。语言看似平淡,却像好酒一样越品越有味,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写出了不普通的情趣。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