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秦驻山望海歌
极目遥天不可穷,赤县神州在何处。
万马长驱巨浪来,千凫力抉浮云去。
盘陀石上坐微茫,令我魂气四飞扬。
闪闪金波腾若木,高高赤日挂扶桑。
诸峰远近青螺矗,大者如拳小如粟。
雷电砰鍧戏白龙,风云惨淡愁黄鹄。
方丈蓬莱近可降,烟涛彷佛见云窗。
瑶草琪花相荫翳,斑麟文豹何纷庞。
红颜玉女褰珠箔,绿发金童拥绣幢。
仰天把酒三叹息,安得此身生羽翼。
谒罢东皇大帝君,石边宝瑟花间奕。
龙旂翠盖照潺湲,闻道秦皇驻此山。
苦无灵气通仙籍,空有雄心出大寰。
三山福地寻难见,千古沙丘去不还。
海神之鞭亦杳灭,鼋鼍之梁犹巀嵲。
月色溟濛龙女珠,露华凄冷湘妃袜。
山上荒祠被冕旒,老僧香火几春秋。
古今英爽真潮汐,酒罢歌残海水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高秋时节登上秦驻山,眺望大海时的壮丽景象和复杂情感。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山海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站在秦驻山上,感受到海风的吹拂,海树在风中摇曳,这让他感到一种辽阔和自由。他极目远眺,试图看清远方的天际,但天边无限延伸,无法穷尽,这让他思考赤县神州(即中国)在天地间的位置,暗示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感慨。
接着,诗人用“万马长驱巨浪来”和“千凫力抉浮云去”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汹涌和云彩的变幻,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他坐在盘陀石上,心魂飞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诗人继续描绘眼前的景象:金色的波浪在阳光下闪烁,太阳高挂在扶桑树上,山峰像青螺一样矗立在远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雷电在天空中轰鸣,仿佛白龙在嬉戏,风云变幻,让人感到忧愁,特别是对黄鹄(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的担忧。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随后,诗人想象了仙境般的景象:方丈和蓬莱这些传说中的仙山似乎近在咫尺,烟涛中仿佛能看到仙人的窗户,瑶草琪花相互交织,斑麟文豹在四处游荡。红颜玉女和绿发金童在仙境中活动,诗人仰天把酒,叹息自己无法生出羽翼,飞向仙境。这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局限的无奈。
诗人接着提到秦始皇曾在此驻跸,但他无法通仙,最终也只能带着雄心壮志离开人世。三山福地难以寻觅,千古沙丘一去不返,暗示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海神的鞭子和鼋鼍的桥梁都已消失,月色朦胧中龙女的珠子和露水凄冷中湘妃的袜子,增添了神秘和凄美的氛围。
最后,诗人看到山上的荒祠,老僧在香火中度过春秋,古今英雄的英魂如同潮汐般起落。诗人喝完酒,歌声渐渐消散,海水依然流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海景色的描绘和对仙境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