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人彦先见示游圭峰诗次韵
出郭佳山近,寻幽客意閒。
小桥依涧折,仄径倚萝攀。
烟绕松林翠,苔侵石洞斑。
峰尖危碍日,海阔澹浮山。
僧寺白云里,龙宫丹壑间。
疏风传午磬,飞瀑洒晴滩。
五岛青连黛,双厓绿抹鬟。
恣游日将夕,天外鸟初还(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三)。
小桥依涧折,仄径倚萝攀。
烟绕松林翠,苔侵石洞斑。
峰尖危碍日,海阔澹浮山。
僧寺白云里,龙宫丹壑间。
疏风传午磬,飞瀑洒晴滩。
五岛青连黛,双厓绿抹鬟。
恣游日将夕,天外鸟初还(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悠闲的山间游玩,充满了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
开头两句点明出游的原因——城外有座美丽的山,游客带着闲适的心情去探索。接着用"小桥""窄路"这些细节,让人仿佛看到蜿蜒的山路,需要抓着藤萝攀爬,很有画面感。
中间部分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山景:松林像被烟雾笼罩的翠绿,石洞长满青苔显得斑驳。高峰几乎要碰到太阳,远处海天相接处浮着淡淡山影。寺庙藏在白云里,龙宫般的建筑坐落在红色山谷中,这些比喻都很生动。
诗中还加入了声音的描写:午后的钟声随风传来,瀑布的水花洒在晴朗的沙滩上。五座岛屿像女子画眉的黛色,两处山崖像梳着绿色发髻,这些拟人手法让景色更显柔美。
最后写游玩到太阳西斜,鸟儿开始归巢,暗示时间流逝和游兴未尽。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远山近水,有动有静,通过细腻的观察,把普通的一次登山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读来也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