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其七

所觊身后名,遗芬比猗兰。
身焉匪金石,讵傲霜雪寒。
不朽苟有托,年岁任其阑。
朝闻夕可死,用力非无端。
心至力靡逮,抚膺徒慨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对"身后名"(死后的名声)的渴望和无奈,非常真实地展现了普通人的心理矛盾。

前四句说:我渴望死后能留下好名声,像兰花一样散发芬芳。但我的身体又不是金石做的,怎么可能像它们一样不怕风霜严寒呢?——这里用"金石"比喻坚固不朽的东西,反衬出人类肉体的脆弱。

中间四句表达了作者的纠结:如果真能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精神不朽,那活多久都无所谓了。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是有道理的。——这里引用孔子名言,说明追求永恒价值是值得的。

最后两句特别扎心:心里想得很美好,但实际能力跟不上,只能捶着胸口叹气。——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相信每个为理想奋斗过的人都懂。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兰花、金石等常见事物作比喻,把抽象的人生追求说得特别形象
2. 既承认人类局限(肉体脆弱),又肯定精神追求的价值
3. 结尾的叹气特别真实,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普通人的共鸣

就像现在很多人想成就一番事业,但又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这种矛盾心理古今相通。诗人把这种纠结写得既深刻又接地气,所以能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