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兄弟情深和人生追求,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用"对床夜雨"这个温馨画面,说兄弟俩深夜聊天感情深厚。弟弟要去涪州当教授(类似今天的老师),诗人希望他能延续眉山苏家(指苏轼家族)的好名声。
中间四句用鸟作比喻:说没有杜鹃鸟(杜宇)的哀鸣代表没有离愁,鹡鸰鸟(象征兄弟)互相呼唤显得很温馨。提到江西和洛阳,是说弟弟要去文化人聚集的地方施展才华。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像说悄悄话:咱们兄弟以前讨论过的人生课题,现在要请你这"老师兄"(对弟弟的亲昵称呼)再指点指点啦。这里把严肃的人生话题说得轻松亲切,透着兄弟间的默契。
全诗把送别写得温暖不伤感,用家常话讲大道理,既夸弟弟有出息,又流露兄弟依依不舍之情,像一杯温茶越品越有味。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