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诗谓思索诗句可以度日第恐终无益再赋一首以广之

年来世味一毫轻,宿契诗书尚有情。
魔事从教双眼赤,内观还觉寸心明。
思量诗句嗟无补,检校医方恐未精。
俗学可怜誇口耳,何如默坐息营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核心思想是:与其追求无用的学问和忙碌,不如静下心来修身养性

前四句写作者的生活态度:
1. "年来世味一毫轻"——这些年越来越看淡世俗名利
2. "宿契诗书尚有情"——但对读书写诗仍有感情
3. "魔事从教双眼赤"——虽然俗事让人焦头烂额("双眼赤"形容操劳)
4. "内观还觉寸心明"——但静心自省时,内心反而通透

后四句是反思和结论:
5. "思量诗句嗟无补"——整天琢磨诗句其实没什么用
6. "检校医方恐未精"——研究医书又怕学艺不精(反映对"半吊子学问"的自嘲)
7. "俗学可怜誇口耳"——那些肤浅的学问只会耍嘴皮子
8. "何如默坐息营营"——不如安静坐着,停止忙忙碌碌("营营"指像无头苍蝇一样瞎忙)

全诗亮点
- 用对比手法:外界的忙碌 vs 内心的宁静
- 接地气的比喻:用"双眼赤"形容劳累,"誇口耳"讽刺空谈
- 真实的自省:承认写诗无用、医术不精,不装清高
- 最终指向简单的生活智慧:静心比瞎忙更有价值

这就像现代人整天刷手机、应酬后突然醒悟:与其无效社交和碎片化学习,不如关掉手机发会儿呆。七百年前的诗人,和我们有着相似的烦恼和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