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雪中归作

韶华忽已晚,扫地千林空。
苍茫天中雪,飘落正无穷。
岂其瑶池树,烂漫随灵风?
定非蓬莱朵,缤纷暮春丛。
窈远不可测,人世事相通。
看此惨澹意,安与芳华容。
我行飞雪里,心神久迷蒙。
旷荡田都获,自问颜先红。
唯有揭日历,费却一年功。
岁正有循转,明岁与今同;
人事茫无主,莫亦效前踪?
再涉河非故,哲人语发聋。
明年迹尚旧,吾岁奔已匆。
怆然更回视,悲感将何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元月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开篇用"韶华忽已晚"点出时光飞逝的惊觉,就像突然发现青春已逝。接着用"扫地千林空"的雪景,营造出天地苍茫的孤独感。诗人看着无尽的飞雪,产生浪漫联想:这雪莫不是瑶池仙树的花瓣?或是蓬莱仙岛的落英?但很快又否定这些美好想象,因为现实是"窈远不可测"的迷茫。

诗中"我行飞雪里,心神久迷蒙"是核心画面,诗人在风雪中行走,内心也如这天气般迷惘。他看到荒芜的田野,联想到自己虚度光阴而脸红。"揭日历"的细节特别生动,翻过一页日历就意味着一整年白白流逝。

最后诗人陷入更深的思考:虽然四季轮回年年相似,但人生却不能简单重复。借用"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哲理,说明时光永不倒流。结尾"怆然回视"的转身动作,将那种对岁月匆匆的无奈和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的魅力在于把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漫天飞雪既是真实景物,又象征着人生的迷茫;日历的翻动既是日常动作,又代表着时间的残酷。诗人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对生命流逝的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