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城新曲

明月可怜宵,曾听教玉箫。
佳名二十四,第一捣衣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扬州夜晚,通过几个简单意象传递出深厚的情感。

第一句"明月可怜宵"用拟人手法写月亮,说今晚的月亮格外惹人怜爱,为全诗定下温柔基调。第二句"曾听教玉箫"是回忆,说曾经在这里听过教坊演奏的美妙箫声,箫声常与思念相关。

后两句聚焦扬州特色:"佳名二十四"指扬州著名的二十四桥景点,但诗人特意点出"第一捣衣桥"。捣衣桥是妇女洗衣的地方,充满生活气息。这个选择很特别——在众多雅致景点中,诗人偏偏最爱这座平凡的小桥。

全诗妙在对比:明月玉箫的雅致,与捣衣桥的朴实形成反差。诗人用最高级的"第一"来评价最普通的桥,说明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华丽景观,而是充满生活温度的场景。月光下,箫声里,洗衣妇的捣衣声反而成了最动人的乐章。

这种对平凡之美的发现和珍视,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往往不是那些名声在外的景点,而是承载着真实情感的普通场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