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洞访僧不遇留诗

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游客在深山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诗人来到一座山寺,想要拜访僧人,但僧人不在,于是他在寺中独自游览,并留下了这首诗。

首句“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意思是,僧人拿着锡杖外出云游,不知去了哪里,寺门紧闭,显得格外安静。这给人一种宁静、空寂的感觉。

接下来的“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高耸的岩石上,悠闲地听着细小的泉水声。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他并不因为僧人的缺席而感到失落,反而享受这份独处的宁静。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这两句写的是寺中的景象:野鼠在僧人用过的斋钵上爬来爬去,山花落在静瓶里。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自然与禅意交融的氛围,仿佛寺庙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机。

最后两句“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写的是夕阳西下,诗人离开寺庙,回首望去,只见山峦起伏,一片青翠。这既是对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悟: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唯有自然的美景永恒不变。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诗人虽然未能见到僧人,但他在寺庙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却让他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不遇”反而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旅程,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