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归云庵赠敬上人

烟萝小径通,一室挂云中。
树影暗浮水,秋声半在空。
疏钟山际月,孤榻竹边风。
竟夜浑无寐,清谈对远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寺、与高僧清谈的幽静画面,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寺庙的位置:长满藤萝的小路通向一座悬在云中的小屋,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挂云中"三个字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寺景象。

中间四句用声音和光影营造意境:树影在溪水中轻轻晃动,秋声(可能是落叶或虫鸣)飘荡在空中。山边的月亮伴着稀疏钟声,竹林中吹来的风轻拂孤榻。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让读者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整夜未眠,是因为与敬上人(高僧)畅谈佛法。"远公"借用东晋高僧慧远的典故,暗示谈话内容的高深。诗人没有直接写谈话内容,但通过环境描写和"浑无寐"的状态,让读者感受到禅理交流的愉悦。

全诗妙在"不写之写":看似在描写景物,实则通过空灵的月光、竹风、钟声等意象,烘托出超脱尘世的禅境。诗人与高僧的彻夜长谈虽未明说,但让人自然联想到那些关于人生、宇宙的深刻对话。

0